美俄领导人的阿拉斯加峰会还没举行,普京就已经牢牢掌握住了主动权。为什么这么说?有三个原因:
图为特朗普和普京
第一,美国已经把自己的底牌交出去了。周日,万斯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再为乌克兰提供抵御俄罗斯的资金。他表示,乌克兰和美国购买武器,这是没问题的,但美国不会再把纳税人的钱投入到乌克兰身上。如果欧洲国家愿意出钱和美国买武器,特朗普政府也不会拒绝。
万斯的表态相当于给俄罗斯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说明,特朗普只会在俄乌问题上做减法,比如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但绝不会做加法,不会再有任何资源的投入。而俄罗斯恰恰就不怕美国的所谓经济制裁。
第二,先不说结果,这次美俄领导人峰会的举行,本身就是对俄罗斯的一种肯定,甚至说是奖励。俄罗斯一直主张通过大国协调解决乌克兰问题,这次也是如愿以偿将泽连斯基关在了谈判的大门之外。特朗普方面虽然表示会尽力安排、促成美俄乌三方会谈,但当下还是专注于美俄谈判。
展开剩余64%图为普京
这实际上也说明,俄罗斯从根本层面上决定了谈判的形式。更不要说,普京还获得了美国的访问邀请。从2007年开始,除了参加联合国会议,普京还没有访问过美国。所以说,这对俄罗斯而言是一次外交胜利。美俄峰会也再次肯定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不仅将乌克兰边缘化,也将欧洲国家边缘化了。
第三,特朗普的出尔反尔,也让俄罗斯获得了更大的谈判优势。8月8日原本是特朗普给俄罗斯的“最后通牒”,俄罗斯面临100%的额外关税惩罚。表面上看,“最后通牒”促成了美俄领导人会谈,但不要忘了,当时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可是“俄罗斯停火”。而现在,俄罗斯不仅没停火,普京还将访问美国。俄罗斯此举不仅表明了自己不怕西方制裁的决心,而且成功暴露了特朗普的色厉内荏。
在这场“胆小鬼博弈”中,率先让路的还是美国。实际上不仅特朗普政府的立场不坚定,欧洲国家也是说得比做的多。虽然口号喊得响亮,但欧洲国家始终缺少独立支撑乌克兰的决心。的确,欧洲军工业产能不足,无法全面满足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需求。但现在特朗普政府显然愿意充当欧盟和乌克兰的军火供应商,可即便如此,欧洲依然不想承担经济成本。欧盟虽然在道义层面上给了乌克兰支持,但这既无法约束俄罗斯,也说服不了美国,反而暴露了欧洲自身的衰落。
图为泽连斯基
再看乌克兰,除了泽连斯基以外,乌克兰国内的民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盖洛普今年7月底的民调就显示,高达69%的乌克兰人表示,希望尽快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只有24%的人希望“战斗至胜利”。
和2022年相比,结果完全反转了,当时有73%的乌克兰人支持战斗。经过三年半的战争,大多数乌克兰人已经感到了疲惫。而特朗普再次当选带来的冲击,也正在被乌克兰人所消化,乌克兰人已经开始接受用“领土换和平”的现实。当公平和和平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乌克兰最终还是会选择后者。
发布于:陕西省配资企业排名前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