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公开拒绝北约“军费涨到GDP的5%”要求,直言“西班牙不会为美国地缘对抗买单”,捅破了北约32国表面团结的窗户纸。
特朗普随即威胁“让西班牙付出双倍代价”,北约内部早已暗流涌动,德国加速扩军、比利时悄悄抵制、东欧国家集体沉默。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军费勒索”正让欧洲陷入分裂,西班牙的反抗暴露了北约的致命裂痕。
北约峰会上的“账单战争”
2025年6月25日,荷兰海牙的北约峰会落下帷幕。 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中,32个成员国同意到2035年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5%,其中3.5%用于核心国防,1.5%用于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防护。
这份公报看似“团结”,实则暗藏玄机: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当场表态“西班牙不会接受5%目标”,并强调该国军费将控制在GDP的2.1%以内。 这是北约峰会史上首次有成员国在最高级别会议上公开反对美国设定的指标。
美国的“账单逻辑”
特朗普推动5%军费目标的动机直白:既要美国军工企业多赚钱,又要欧洲为美国霸权“买单”。 根据北约数据,美国2024年军费占GDP的3.38%,虽已是北约第一,距离5%仍有差距。
为此,北约秘书长吕特将目标拆分为“3.5%核心军费+1.5%其他开支”,并允许部分国家延迟达标。 但美国明确表示“5%不适用于自己”,特朗普更威胁西班牙“不达标就加关税”。
这种“美国例外”暴露了北约的霸权本质,欧洲掏钱,美国享利。
欧洲的“反抗者联盟”
西班牙的反抗并非孤例:
德国:计划2029年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5%,需在5年内增加300亿欧元,引发民众对福利削减的担忧。
比利时:2024年军费仅占GDP的1.3%,外交大臣直言“5%超出预算承受能力”,正寻求“灵活执行”。
法国:避谈具体目标,仅承诺“提升军事能力”,实际将资金投向核潜艇和航母升级。
东欧国家虽表面支持,波兰(军费占GDP4.1%)和波罗的海三国已不堪重负,拉脱维亚甚至因军费压力削减医疗预算。
北约的“数字游戏”
北约将5%目标包装成“安全投资”,实际效果存疑:
成本黑洞:从2%提升到5%,十年内需增加数万亿美元。 以西班牙为例,5%目标意味着每个国民每年多支付约3000欧元,该国医疗系统已因财政紧张陷入危机。
军工暴利:美国军工企业已提前布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欧盟120亿欧元F-35订单,雷神公司则包揽北约成员国防空系统升级。
战略空心化:北约东扩导致俄乌冲突爆发,32国军费翻倍后,欧洲东部反而更不安全,2024年俄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演习频率增加40%。
“保护费”背后的信任崩塌
西班牙事件暴露北约的信任危机:
美国失信:特朗普多次质疑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甚至暗示“北约可能解散”。
欧洲觉醒:法国《世界报》评论称“北约已成为美国的提款机”,德国《明镜》周刊调查显示,52%的德国民众反对增加军费。
利益冲突:西班牙拒绝军费加码后,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欧盟威胁对美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则冻结对欧绿色技术补贴。
北约的未来
峰会虽达成“象征性共识”,裂痕已无法掩盖:
执行困境: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承认“5%目标难以实现”,计划通过开采关键矿产“冲抵”军费缺口。
替代方案:意大利提出“按北约行动需求拨款”替代GDP比例,遭美国否决。
长期危机: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警告,北约军费扩张可能引发全球核竞赛,2025年俄罗斯核弹头数量预计突破6000枚。
西班牙的反抗只是开始。 当欧洲国家发现“交保护费”换不来安全,反而要为美国霸权牺牲民生时,北约这个冷战遗物的终结或将加速到来。
配资企业排名前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